首页 >> 严选问答 >

期颐之年指的是多大岁数

2025-11-05 02:44:45 来源:网易 用户:云诚育 

期颐之年指的是多大岁数】“期颐之年”是一个汉语中用来形容老年人的词语,常用于表达对高龄老人的敬意。它不仅承载着文化内涵,也体现了人们对长寿的祝愿。那么,“期颐之年”具体指的是多少岁呢?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概念解析

“期颐”一词源于《礼记·曲礼上》:“百年曰期颐。”其中“期”有等待、期望之意,“颐”指颐养、保养。因此,“期颐”可以理解为“到了百岁,需人赡养”,引申为一百岁。

所以,“期颐之年”通常指的是100岁,是古代对长寿老人的一种尊称,象征着福寿双全、健康长寿。

二、相关文化背景

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人的寿命有限,能活到百岁是非常难得的。因此,“期颐”不仅是年龄的表示,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祝福和尊重。在现代,虽然平均寿命已大幅提高,但“期颐之年”仍被用作对高龄老人的尊称,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

此外,在一些传统节日或家庭聚会中,也会用“期颐”来表达对长辈的敬意,寓意健康长寿、福气满满。

三、与其他年龄称谓对比

为了更好地理解“期颐之年”的含义,我们可以将其与其他常见的年龄称谓进行对比:

年龄 称谓 含义说明
20 弱冠 古代男子二十岁成年
30 而立 三十而立,人生事业开始稳固
40 不惑 四十岁,思想成熟、通达
50 知天命 五十岁,明白人生道理
60 花甲 六十岁,六十花甲循环一次
70 古稀 七十岁,古人认为七旬为稀有之年
100 期颐 百岁,古代对长寿者的尊称

四、现代应用与意义

在现代社会,“期颐之年”虽然不再常用作实际年龄的表达,但在文学作品、影视剧中,或是对长辈的称呼中,仍然具有一定的文化价值。它不仅代表了年龄的数字,更承载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长寿的向往。

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加剧,“期颐之年”也提醒我们关注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倡导尊老爱老的社会风尚。

总结

“期颐之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百岁老人的尊称,源自《礼记》,象征着长寿与福气。尽管现代人寿命普遍延长,这一说法依然保留其文化意义。通过了解“期颐之年”的含义及其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