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两抖云:原来流浪地球2是在青岛流浪)
8月科学教育网苏苏来为大家讲解下。流浪地球2,两抖云:原来流浪地球2是在青岛流浪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前两天看了流浪地球2,非常棒的硬科幻电影,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姜文的一句话。
当时有记者问他,说什么时候中国能有一部具有中国价值观的,类似于《星球大战》的科幻电影。
姜文说,要慢慢来,先把航母弄好,什么时候中国的航母比美国多一倍,什么都好聊。不是靠电影统治世界的,可能美国那电影拍得很烂,但是全世界就愿意接受,因为人是有航母做后台的,光有个IP有个屁用啊。
这就是内行人,直中要害。一个国家的电影工业实力,是建立在这个国家的工业实力之上的。首先,有了强大的工业体系和技术,电影工业才能落地,就比如流浪地球在青岛东方影都的现代专业摄影棚拍摄的,用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先预拍了一遍,徐工提供技术支持等等,这就是很多内行说的:“片尾字幕藏着一个工业体系”,没有这个,一切都是空谈。
还有一点,是可信度,你的工业上去了,才有具体的科技成果,以这些成果为基础延伸出来的科幻概念,别人才能认,比如电影里的量子计算机、战斗无人机、空间站、数字生命、星形发动机等等,这些东西在现实中,中国都有原型,你让冈比亚人拍,谁看?谁信?在此基础上,你思维发散一下,比如太空电梯,这才可以。
中国的工业体系早就具备了,但电影工业体系在流浪地球之前,还没有,冯小刚等很多人都说过,中国的电影是“手工作坊”式的。为什么没有?两点:一个是专业人才的匮乏,第二个是电影工业的整体流程和环节脱钩。
比如概念设计这一前期环节,原著有了,剧本改完了,那具体在视觉上怎么体现?比如天空电梯这个桥段,还有电影开头那个荒凉的城市,需要有人先画出个框架,定下整体的艺术风格,这个人非常重要,出彩的话就是大师一类的人物,郭帆在第一步的时候就说过,当时那个重型卡车就费了好大的功夫,因为找不到人设计出来。所以第一部的首席概念设计师是个外国人。
这些人都需要培养,最终目的,是电影制作流程的细分和标准化,分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以前中国电影,一个人可以兼着编剧、导演、摄影指导、制片人等多个角色,这其实不对,分工越细,人才能越精专,比如同样是概念设计,还能分为植物、动物、角色、场景,有的设计师只管机甲机械,灯光、服装、后期特效也是这样,不断细分,这才有好莱坞式精美壮观的大片。
人才有了,才能谈流程。流浪地球2参与人数都超过万人,如何把这些团队集合在一起,梳理好他们的工作流程,让他们高效配合,美国从70年代《星球大战》开始,就慢慢积累了不同的电影工业流程路线,这点咱们除了借鉴,就是通过实战去摸索,流浪地球1拍起来费劲,第二部就好多了,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流程梳理起来了。
不过,姜文说不靠电影统治世界,对也不对,基础靠的是工业实力,但电影确实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漫威系列在国内有多大影响?好莱坞大片是美国向外意识形态输出的一个关键环节。所以出了这个片子,美国媒体是骂声一片。
这就是戳中了他们的痛点,咱们也在输出意识形态,但和美国的不一样,他们能不骂吗?
本文流浪地球2,两抖云:原来流浪地球2是在青岛流浪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