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盘虬卧龙的意思

2025-09-27 09:49:05 来源:网易 用户:谈克良 

盘虬卧龙的意思】“盘虬卧龙”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虽身处低位或未被世人所知,但具备非凡的才能和潜力。这个成语源于《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诸葛亮的描述,原文为:“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后世用“盘虬卧龙”来形容像诸葛亮一样,虽然暂时隐居或不为人知,却有经世之才的人。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盘虬卧龙
拼音 pán qiú wò lóng
出处 《三国志·诸葛亮传》
含义 形容有才华但尚未被发现的人,多用于赞美有潜力的贤才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常用于评价人才
近义词 隐士高人、藏龙卧虎、大器晚成
反义词 无名小卒、庸人俗子、平庸无能

二、成语来源与演变

“盘虬卧龙”最早出自《三国志》,用来形容诸葛亮年轻时在隆中隐居,看似普通,实则才华横溢。这里的“盘虬”指的是弯曲的树根,“卧龙”则是比喻如龙潜伏,象征着隐藏的力量与智慧。后来,这一成语逐渐演变为一个广泛使用的典故,常用于形容那些表面上不起眼,但实际上非常有能力的人。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示例
文学作品 “他虽是初出茅庐,却有盘虬卧龙之才,将来必成大器。”
人物评价 “这位青年虽未成名,但已显盘虬卧龙之态。”
教育场合 “老师常说:‘不要小看每一个学生,他们可能是未来的盘虬卧龙。’”

四、注意事项

1. 使用场合:此成语多用于正式或文学性的表达,不适合日常口语。

2. 搭配对象:通常用于形容男性,尤其指有远大志向和能力的青年。

3. 情感色彩:带有褒义,强调潜力与未来成就。

五、总结

“盘虬卧龙”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更是一种对人才潜力的肯定。它提醒我们,真正有才华的人往往不张扬,但终将在合适的时机展现其价值。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现代人才,都值得我们以更开放的眼光去发现和欣赏。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