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东鳞西爪什么意思

2025-09-22 08:40:30 来源:网易 用户:谈信飘 

东鳞西爪什么意思】“东鳞西爪”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事物的片段、零散的部分,或者对整体了解不全面的情况。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在研究或理解某个问题时,只接触到一些表面或零碎的信息,而没有掌握其全貌。

一、成语解释

项目 内容
成语 东鳞西爪
拼音 dōng lín xī zhǎo
出处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多怨,故亡。”后来演变为“东鳞西爪”,意指零碎、不完整的部分。
含义 形容事物的片段、零散的部分,或对整体了解不全面。
用法 多用于书面语,表示对某事的理解不够全面或深入。
近义词 断章取义、支离破碎、残缺不全
反义词 完整无缺、系统全面、完整清晰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学习或研究中:

- 他只是看了几篇论文,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还停留在“东鳞西爪”的阶段。

2. 信息获取不充分:

- 由于资料有限,我们目前对事件的了解还只是“东鳞西爪”。

3. 描述不完整的

- 这篇文章内容太零散,读起来像是“东鳞西爪”。

三、成语来源简析

“东鳞西爪”最早来源于古代对龙的描述。古人认为龙是神兽,身体各部分分布在不同方位,因此用“东鳞西爪”来形容龙的各个部位分散在不同的地方。后来,这一说法被引申为对事物整体认识不足、仅看到局部的现象。

四、总结

“东鳞西爪”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强调的是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它提醒我们在学习、研究和分析问题时,应尽量全面地收集信息,避免因“东鳞西爪”式的理解而产生误解或偏差。在日常交流中,也可以用来表达对某件事情了解不深、信息不全的状态。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