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六国论苏洵原文

2025-09-21 11:28:24 来源:网易 用户:舒光琳 

六国论苏洵原文】《六国论》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所写的一篇政论文,文章通过分析战国时期六国(齐、楚、燕、赵、魏、韩)灭亡的原因,揭示了国家衰亡的根源在于“赂秦”,即对强敌的妥协与退让。全文立意深刻,逻辑严密,语言精炼,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章总结

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之所以相继灭亡,并非因为它们的力量不足或战略失误,而是因为它们在面对秦国时采取了错误的策略——不断向秦国割地求和。这种“赂秦”的行为,不仅没有换来和平,反而助长了秦国的扩张野心,最终导致六国被逐一吞并。

苏洵认为,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联合各国,共同对抗秦国,而不是各自为战、互相削弱。他强调“不赂者以赂者败”,即那些没有贿赂秦国的国家,也因为其他国家的贿赂而受到牵连,最终失败。

二、原文内容简要梳理

段落 内容概要 核心观点
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灭亡皆因“赂秦” 六国之亡,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第二段 分析“赂秦”的危害 赂秦则力亏,破灭之道也
第三段 对比“不赂者”的命运 不赂者以赂者败,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第四段 强调团结抗秦的重要性 故曰:弊在赂秦也

三、文章特点

1. 结构严谨:全文围绕“赂秦”展开,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2. 论证有力:通过历史事实和因果关系进行推理,增强说服力。

3. 语言简练:用词精准,句式工整,富有气势。

4. 现实意义: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更对后世政治有深刻的警示作用。

四、结语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极具思想深度的政论文,它不仅揭示了六国灭亡的历史教训,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治国理念。其核心思想“不赂者以赂者败”至今仍值得我们深思与借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