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补阙拾遗是什么意思

2025-09-21 00:38:56 来源:网易 用户:阮富光 

补阙拾遗是什么意思】“补阙拾遗”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对国家或社会事务的关心和参与,尤其是指官员在朝堂上提出建议、纠正错误、弥补疏漏的行为。这个成语出自《汉书·东方朔传》,原意是“补救缺失,拾取遗漏”,后来引申为对国家大事的建言献策。

一、总结说明

“补阙拾遗”源自古代官职制度,最初是指御史大夫等官员负责监督百官、纠察过失、提出建议。随着时间发展,这一成语被广泛用来形容那些敢于指出问题、提出意见的人,尤其是在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中积极建言献策的行为。

该词不仅体现了古人对治国理政的重视,也反映了传统文化中“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风貌。

二、表格展示

项目 内容
成语名称 补阙拾遗
拼音 bǔ quē shí yí
出处 《汉书·东方朔传》
原意 补救缺失,拾取遗漏
引申义 指对国家或社会事务提出建议、纠正错误、弥补疏漏
使用场景 多用于形容官员、学者或有责任感的人提出意见
文化内涵 体现“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
现代用法 多用于褒义,表示积极建言、关注公共事务
相关成语 谏诤、直言、匡扶、谏议

三、结语

“补阙拾遗”不仅是古代政治制度中的重要概念,更是一种值得传承的精神品质。在现代社会,它依然具有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关注公共事务、积极参与社会建设,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