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买卖什么行为无效

2025-09-10 04:33:08 来源:网易 用户:皇甫忠琪 

买卖什么行为无效】在日常生活中,买卖行为是经济活动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然而,并非所有的买卖行为都具备法律效力。根据我国《民法典》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某些特定情形下的买卖行为会被认定为无效。本文将对“买卖什么行为无效”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买卖行为无效的情形总结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买卖行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如未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所进行的买卖行为,因不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属于无效行为。

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能力范围的买卖行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如8至18周岁未成年人)在进行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买卖时,若未经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认,该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3. 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买卖合同

如果一方通过欺诈、胁迫等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买卖合同,该合同可被撤销或认定为无效。

4. 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人利益的买卖行为

当买卖双方恶意串通,意图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的利益时,该买卖行为会被认定为无效。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若买卖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制性规定(如禁止买卖文物、毒品等),则该行为无效。

6.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买卖行为

比如通过虚假交易掩盖非法融资、洗钱等行为,此类买卖行为也属于无效。

7. 未依法登记或备案的特殊物品买卖

如房产、车辆等需要登记的财产,若未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买卖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二、买卖行为无效情形一览表

序号 行为类型 法律依据 是否无效
1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买卖 《民法典》第19条
2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超出能力范围的买卖 《民法典》第19条 可撤销或无效
3 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买卖 《民法典》第148-149条 可撤销或无效
4 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买卖 《民法典》第154条
5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买卖 《民法典》第153条
6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买卖 《民法典》第153条
7 未依法登记或备案的特殊物品买卖 相关法律规定 可能无效

三、结语

买卖行为是否有效,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当事人在进行买卖时,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保交易合法合规,避免因行为无效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