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侮辱诽谤罪立案标准

2025-08-14 22:19:12 来源:网易 用户:屠磊舒 

侮辱诽谤罪立案标准】在日常生活中,侵犯他人名誉的行为时有发生。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我国法律对“侮辱”和“诽谤”行为设定了明确的立案标准。了解这些标准,有助于公众更好地识别违法行为,并在必要时依法维权。

一、概述

“侮辱罪”与“诽谤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的两种侵犯他人名誉权的犯罪行为。两者虽然都涉及对他人人格尊严的损害,但在构成要件、主观故意、行为方式及法律后果上有所不同。

二、立案标准对比(总结+表格)

项目 侮辱罪 诽谤罪
定义 以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行为 故意捏造事实,公然传播,损害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主观方面 行为人必须具有直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名誉 行为人必须具有故意,即明知所传播的内容为虚假信息
客观行为 包括使用暴力、语言、文字、图像等方式进行侮辱 主要表现为散布虚假事实,通过言语、文字、网络等方式传播
侵害对象 被侵害人可以是特定个人或群体 被侵害人通常是特定个人
是否需要“捏造事实” 不一定需要捏造事实,但必须公然侮辱 必须捏造事实并加以传播
立案条件 情节严重,如造成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等 情节严重,如造成被害人社会评价降低、精神损害等
立案机关 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
刑事责任 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

三、常见情形举例

1. 侮辱罪:在公共场合辱骂他人、发布带有侮辱性言论的图片或视频、使用侮辱性语言攻击他人。

2. 诽谤罪:编造虚假消息并广泛传播,如恶意捏造他人有犯罪行为、道德问题等,导致他人社会评价下降。

四、立案流程简述

1. 报案:受害人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相关证据材料(如聊天记录、截图、视频等)。

2. 调查:公安机关对案件进行初步调查,判断是否符合立案条件。

3. 立案决定:若符合立案标准,公安机关将依法立案侦查。

4. 移送起诉:案件调查结束后,由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审理。

五、结语

无论是“侮辱罪”还是“诽谤罪”,都是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严重侵犯。了解相关立案标准,不仅有助于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也能在遭遇不法侵害时及时采取合法手段维权。同时,也提醒大家在网络空间中保持理性,避免因一时冲动触犯法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