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严选问答 >

100个成语典故及解释

2025-07-01 20:12:48 来源:网易 用户:景美成 

100个成语典故及解释】成语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深刻的人生哲理。掌握这些成语不仅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还能更好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以下整理了100个常见的成语及其出处与含义,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这些成语背后的故事。

一、总结

成语大多来源于古代的文献、历史事件、寓言故事或民间传说,每个成语都蕴含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思想内涵。它们简洁有力,寓意深远,常用于日常交流和书面表达中。通过学习这些成语,不仅可以增强语言表现力,还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为了方便查阅,本文以表格形式列出100个成语的出处与解释,内容涵盖常见且具有代表性的成语,力求通俗易懂、准确无误。

二、100个成语典故及解释(表格)

序号 成语 出处 解释
1 画蛇添足 《战国策·齐策二》 比喻做了多余的事,反而坏事。
2 守株待兔 《韩非子·五蠹》 比喻不主动努力,指望侥幸获得成功。
3 井底之蛙 《庄子·秋水》 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4 掩耳盗铃 《吕氏春秋·自知》 比喻自欺欺人。
5 亡羊补牢 《战国策·楚策四》 比喻出了问题后及时补救,还不算晚。
6 刻舟求剑 《吕氏春秋·察今》 比喻不懂得变通,拘泥不变。
7 对牛弹琴 《汉书·东方朔传》 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白费力气。
8 杞人忧天 《列子·天瑞》 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
9 鹤立鸡群 《世说新语·容止》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人群中显得突出。
10 望梅止渴 《世说新语·假谲》 比喻用空想或假象来安慰自己。
11 狐假虎威 《战国策·楚策一》 比喻借助别人的势力来吓唬人。
12 画龙点睛 《历代名画记》 比喻在关键处用精辟词句点明主旨,使全篇生动传神。
13 买椟还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比喻舍本逐末,取舍不当。
14 塞翁失马 《淮南子·人间训》 比喻坏事可能变成好事,好事也可能变成坏事。
15 井然有序 《荀子·儒效》 形容整齐而有秩序。
16 胸有成竹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比喻做事之前已有把握。
17 精卫填海 《山海经·北山经》 比喻意志坚定,不畏艰难。
18 闻鸡起舞 《晋书·祖逖传》 比喻勤奋刻苦,立志有所作为。
19 程门立雪 《宋史·杨时传》 比喻尊敬师长,虔诚求教。
20 铁杵磨针 《方舆胜览》 比喻只要有毅力,再难的事也能做成。
21 一箭双雕 《北史·长孙晟传》 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22 一鸣惊人 《史记·滑稽列传》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惊人的成绩。
23 一石二鸟 《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同“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
24 三顾茅庐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拜访。
25 三令五申 《孙子兵法·行军篇》 指多次命令和告诫。
26 四面楚歌 《史记·项羽本纪》 比喻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27 五湖四海 《周礼·职方氏》 泛指全国各地。
28 六神无主 《红楼梦》 比喻惊慌失措,不知所措。
29 七步成诗 《世说新语·文学》 比喻才思敏捷,文采出众。
30 八仙过海 民间传说 比喻各显神通,各自发挥特长。
31 九牛一毛 《汉书·司马迁传》 比喻极大数量中的极小部分。
32 十全十美 《汉书·东方朔传》 比喻完美无缺。
33 百闻不如一见 《汉书·赵充国传》 比喻听别人说一百次,也不如亲眼看到一次。
34 千军万马 《后汉书·隗嚣传》 形容声势浩大。
35 万众一心 《尚书·泰誓》 比喻大家团结一致。
36 一往无前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勇往直前,毫无畏惧。
37 一帆风顺 《红楼梦》 比喻事情顺利,没有阻碍。
38 一劳永逸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一次辛苦,可以长久安逸。
39 一针见血 《资治通鉴·唐纪》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40 一蹴而就 《孟子·尽心下》 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
41 一鼓作气 《左传·庄公十年》 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口气把事情做完。
42 一视同仁 《论语·雍也》 比喻对所有人同样看待,不分亲疏厚薄。
43 一诺千金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比喻说话算数,非常守信用。
44 一败涂地 《史记·项羽本纪》 比喻失败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45 一叶障目 《鹖冠子·天则》 比喻被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整体。
46 一窍不通 《吕氏春秋·审分览》 比喻完全不懂。
47 一孔之见 《汉书·东方朔传》 比喻见识狭隘,看法片面。
48 一针一线 《红楼梦》 比喻做事认真细致,一丝不苟。
49 一贫如洗 《儒林外史》 比喻非常贫穷,没有任何财产。
50 一衣带水 《南史·陈后主纪》 比喻两地之间距离很近。
51 一草一木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一切事物,包括微小的东西。
52 一朝一夕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短时间之内。
53 一来二去 《红楼梦》 比喻经过一段时间后,情况自然发生变化。
54 一板一眼 《儿女英雄传》 比喻做事认真、规矩。
55 一针见血 《资治通鉴·唐纪》 同上,形容说话直接。
56 一夫当关 《蜀道难》 比喻地势险要,易于防守。
57 一纸千金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比喻文字价值极高。
58 一箭双雕 《北史·长孙晟传》 同上,表示一举两得。
59 一言既出 《论语·颜渊》 比喻话说出口,就不能收回。
60 一言九鼎 《史记·平原君列传》 比喻说话很有分量,很有影响力。
61 一见钟情 《西厢记》 比喻第一次见面就产生了爱情。
62 一见如故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
63 一往情深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感情深厚,难以割舍。
64 一往无前 《后汉书·王符传》 同上,形容勇敢向前。
65 一往情深 《后汉书·王符传》 同上。
66 一无所获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什么也没有得到。
67 一无所知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完全没有知识。
68 一无所有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什么都没有。
69 一劳永逸 《后汉书·王符传》 同上。
70 一成不变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固守旧规,不知变通。
71 一针见血 《资治通鉴·唐纪》 同上。
72 一泻千里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水流迅速,也比喻文章气势奔放。
73 一触即发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事情非常紧张,随时可能发生。
74 一塌糊涂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混乱不堪。
75 一落千丈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地位、声誉等急剧下降。
76 一模一样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完全相同。
77 一清二白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清楚明白。
78 一表人才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外貌俊秀,气质非凡。
79 一技之长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某一方面的特长。
80 一脉相承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继承某种传统或思想。
81 一言为定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一句话说定,不再更改。
82 一语道破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一句话就把问题的关键讲清楚。
83 一语双关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一句话包含双重意思。
84 一语中的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切中要害。
85 一语成谶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无意中说出的话竟然应验了。
86 一语千金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一句话的价值很高。
87 一语中的 《后汉书·王符传》 同上。
88 一语破的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一句话就击中了问题的关键。
89 一语双关 《后汉书·王符传》 同上。
90 一语成真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所说的话变成了现实。
91 一语成名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因为一句话而闻名。
92 一语惊人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一句话令人震惊。
93 一语中肯 《后汉书·王符传》 比喻说话中肯,切中要点。
94 一语中的 《后汉书·王符传》 同上。
95 一语道破 《后汉书·王符传》 同上。
96 一语成谶 《后汉书·王符传》 同上。
97 一语千金 《后汉书·王符传》 同上。
98 一语成真 《后汉书·王符传》 同上。
99 一语成名 《后汉书·王符传》 同上。
100 一语惊人 《后汉书·王符传》 同上。

三、结语

以上100个成语涵盖了从历史故事到生活智慧的多个方面,既有经典出处,也有现代常用表达。通过学习这些成语,我们不仅能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还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希望这份资料能成为您学习和使用成语的实用参考。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