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原子结构发展史思维导图,原子结构发展史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

您好,今天小编胡舒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原子结构发展史思维导图,原子结构发展史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一、科学原子论诞生的时代背景化学是以物质为研究对象,以阐明物质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为己任,所以,“物质是什么构成的?”是化学的基本问题,也是核心问题。

2、然而,从上古代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460~前370年)到17世纪的波义耳(1627~1691年),上下2000多年,尚未做出完全正确的回答。

3、虽然德谟克里特早就提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粒构成。

4、并把这种微粒称作“原子”(希腊文意思是不可分割的),但只是一种猜想,一种推理,没有实验根据,因而对物质结构的认识是朦胧的、幼稚的,处于萌芽时期。

5、到了17世纪的1661年,波义耳才第一次明确了化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以及他的物质观,把化学确定为科学。

6、他以化学实验为基础建立了科学的元素论,他认为只有那些不能用化学方法再分解的简单物质才是元素。

7、这种物质观已接近原子论,但还不是科学的原子论。

8、因为,他当时称之为元素的物质,今天看来只是单质,而不是原子。

9、其中还有不少错误: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和思想上的局限性,曾错误的把火、气、水都视为元素;把物理性质“火”和化合物“水”都当成了元素,造成了元素概念的混乱。

10、在波义耳之后的100年里,人们在科学实验和化学分析中不断发现新的元素,把化合物从元素表中逐渐拉了下来,1789年,拉瓦锡对元素概念又进行了总结和思考,提出元素是“化学分析所能达到的终点”。

11、丰富了波义耳的元素观,发表了包含33种元素的元素表,但对元素的质量未能进行测定和确认。

12、因而,波义耳的“元素论”尚未成为准确、清晰、科学的概念,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