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良瑶墓碑完整视频(杨良瑶)
8月科学教育网苏苏来为大家讲解下。杨良瑶墓碑完整视频,杨良瑶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头条创作挑战赛#唐朝曾经派人下过西洋,比郑和早了600多年。
唐德宗年间,宰相李泌提出吐蕃势大应该结盟对付,于是就有了这次出使黑衣大食。
根据杨良瑶碑记载,年满50岁的杨良瑶亲率使团,以聘国使身份携带判官和国信、诏书,经过海路出使印度洋沿岸的南亚、中东国家。
其政治目的显然是为了开辟与阿拉伯、印度列国之间建立的“国际统一战线”,以便共同对抗新崛起的吐蕃王朝。
出使结果,正如《新唐书•大食传》所记载的:“贞元中,(黑衣大食)与吐蕃为劲敌,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
可见这次下西洋的外交活动还是颇见成效的,成功抵达远在中东地区的黑衣大食。
不过此人不为人所知,如果不是15年研究这块碑的人发现了这段文字,恐怕我们都不知道在唐朝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下过西洋了,要比郑和早了600多年。
1984年4月在陕西省泾阳县扫宋乡(2002年并入云阳镇)小杨户村发现一碑刻,名《唐故杨府君神道之碑》,记录有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四月杨良瑶作为使臣曾泛舟西洋,出使大食(今伊拉克为中心的阿拉伯地区)的事件。如果不是这个碑刻的发现,我们还不知道中国唐朝已经航行到达非洲和西亚了。
杨良瑶这段历史我原本也是不了解的,就是从易理上推论,觉得明朝是航海高峰,那唐朝应该有航海事件。于是,搜网络查了出来。
宋代有特务机构,知道的人也不多,我也是推论查出来的,觉得明朝特务机构那么有名了,宋代就应该也有啊,他们在一个文明运动周期。
都是从明朝倒推,为什么一个推论唐,一个推论宋朝呢?因为,郑和航海是事件性的,是个点,与唐朝的一个事件对应,特务机构是存在的一条线,应该宋代到明朝构成一条线。
我看有些人评论写历史,说应该收集资料得出结论,不应该有了思想观念去收集资料,但是,这是思维方法不同,按一般认识方式,收集资料得出结论是对的。
而易学是个有万物一理规律的系统,有了规律性认识,可以去查资料,因为,历史应该是那样的!
全世界能用上精确的历法,都得感谢华夏天文与历法。
这里说一下在前朝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授时历》。
大唐时,一行奉命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四海测验,当时是十三个测量点。
元代时,效仿大唐,郭守敬等人又组织了一次全国性的四海测验,这一次范围更广,测量点增加至二十七个。
根据《元史·卷四十八·志第一·天文一》记载:
“四海测验
南海,北极出地一十五度,夏至景在表南,长一尺一寸六分,昼五十四刻,夜四十六刻。
衡岳,北极出地二十五度,夏至日在表端,无景,昼五十六刻,夜四十四刻。
岳台,北极出地三十五度,夏至晷景长一尺四寸八分,昼六十刻,夜四十刻。
和林,北极出地四十五度,夏至晷景长三尺二寸四分,昼六十四刻,夜三十六刻。
铁勒,北极出地五十五度,夏至晷景长五尺一分,昼七十刻,夜三十刻。
北海,北极出地六十五度,夏至晷景长六尺七寸八分,昼八十二刻,夜一十八刻。
大都,北极出地四十度太强,夏至晷景长一丈二尺三寸六分,昼六十二刻,夜三十八刻……”
由此可知,北海是当时中国监候官所去之最北的测量点。
彼时,岭北行省设有三个测量点,分别是和林、铁勒、北海三处,而北海的坐标是:“ 北海, 北极出地六十五度, 夏至暑影长六尺七寸八分, 昼八 十二刻, 夜一十八刻”。
北极出地65度、夏至晷景长6尺6寸8分昼82刻夜8刻,据此测算,北海测量点所处方位即今日之北纬64度5分处(岭北行省所辖昂可剌部地区)。
根据元人耶律铸所著《双溪醉隐集》 记载:“诏(和)瑞等入北海,往返数年,得日不落山。”
北海过去一点,便是“日不落山”。仲夏夜,日何以不落?极昼也。
盛如梓《庶斋老学丛谈》记载,保定刘敬之(刘好礼)任断事官之时,至昂可剌部,发现仲夏之际日不落山太阳不坠。
那么,和瑞、刘好礼等人看见的日不落山在何处呢?
答案是:北极圈内,今叶尼塞河下游普托腊纳山脉。
南海的测量点在哪里呢?
除了一个在占城外,还有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的某些小岛,其中一个名叫黄岩岛。
郭守敬等人之所以能去这些地方,归因于宋代传承下来的各项大航海技术条件:航海罗盘、海道针经和图式(航海图)。
罗盘和航海图很好理解,海道针经又是什么?
如同陆地上的大路一样,海上航行也有海路。三国以后,海路渐多,人们循着海路来往,便开始将其称之为“海道”。
罗盘用于航海后,华夏古人将“海道”的指南针针位和里程等记录成册,用以导航,这种图册便谓之“针经”。因此,所谓“海道针经”,就是古代的一种航海指南工具书。
海道针经的最原始的版本,是北宋末年徐兢所著的《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书中记载,他们在航海中参考了前人留下的航海指南类工具书——“海程”。显然,北宋之前的海道针经被称为“海程”。
所以,中国的航海可以从元代,追溯到宋代,又从宋代追溯到唐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和杨良瑶出使黑衣大食(今日巴格达一带),再从唐朝上溯至三国,而考古证据和文献史料显示,造船技术可以追溯至殷商时代……这是一脉传承下来的,无论如何删减篡改,其历史发展从未断绝。
没有航海罗盘前,中国人大航海靠的是什么指引方向?
过洋牵星术、海程图册等。
有了历代的积累,明代的大航海不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么?
《授时历》将一年定为365.2425日,与现代观测值365.2422仅差25.92秒,也就是说,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仅有二十六秒之差。《授时历》步中星第五部分,记录了大都(今北京)冬至昼长及夏至夜长3815.92分,及夏至昼长及冬至夜长6184.08分。
一年365.2425日,一昼夜又被划分为100刻,这是一百万秒的计时方式。
那可是在古代,距今720多年。
那时,中国有天文台,有观测记录,有数学基础,有四海测验(还是两次),有算盘(古代计算器),有完整的度量衡体系单位,有小数的表示方式。反观某些地方,一个条件都不具备,但仍旧神奇地横空出世了两部历法:
元始前45年1月1日颁行的儒略历,历年为365.25日,约每128年就误差一日;
1582年颁行的格里高利历的历年平均长度为365.2425日,接近平均回归年的365.242199074日,即约每3233年误差一日。然而,有人却发现,1582年10月有10天莫名其妙凭空消失了,于是发出灵魂拷问:时间都去哪儿了?
最后,翻了翻1931年的一本书黄文弼著所著《高昌》(西北科学考察团丛刊之一),赫然发现,原来那时也把后人所谓的公元称作“西纪”,犹如今日恢复西元、耶元、元始之称一样。
***关注我,关注《昆羽继圣》四部曲,关注文史科普与生活资讯,发现一个不一样而有趣的世界***
#历史##天文##历史真相官##历史冷知识##历史回眸##知识分享##历史有知识##历史人物##我要上 头条#
安史之乱爆发后,边疆精锐皆附内地勤王,此前被唐朝一直压着打的吐蕃终于有了翻身的机会,仅仅二十多年吐蕃就吞并了河西、小勃律,侵占了唐朝安西都护府部分领土。大历元年甚至趁唐朝内乱一度攻占京师京兆府,还将疆域扩张至印度恒河流域。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唐朝宰相李泌对唐德宗提出了“西结大食、北联回纥、南和南诏”的平蕃策战略,此举得到了唐德宗的大力支持。
回纥在北离唐朝进,且回纥与唐朝的关系一直就很融洽且早已称臣所以联合回纥不是什么太大问题。南诏早就在大历十二年的大渡和之战被唐朝打残。但是大食离唐朝最远,中间还有吐蕃挡着,如何结盟大食成了唐朝君臣的问题。这时,唐德宗突然想到既然陆路行不通,那就走海陆,于是唐德宗立即令人建造能够远洋的船只,并筹备资金为远洋提供经济补助。在人员方面,唐德宗选用了此前出使西域的宦官杨良瑶担任此次出使大食的负责人。
贞元元年,杨良瑶带着唐德宗给的诏书、鱼袋从广州启程前往大食国。一路上,唐朝使团“黑夜则神灯表路,白昼乃仙兽前驱。”终于在贞元二年中旬抵达大食首都巴格达,杨良瑶西去联络大食,是否和大食王达成协议,历史并没有详细记载,但在《新唐书 • 大食传》记载,“贞元中,(黑衣大食)与吐蕃为劲敌,蕃兵大半西御大食,故鲜为边患,其力不足也”。由此可见,杨良瑶联络大食获得了实际上的效果。
杨良瑶出使大食,不仅是使李泌的平蕃策得到实践。更重要的是,他成了中国历史上首位以官方形式出使西洋的人物,而下一次官方出使西洋,还要等到600多年后的明朝了。#历史# #历史冷知识# #唐朝#
本文杨良瑶墓碑完整视频,杨良瑶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