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原文和翻译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汉乐府民歌中的一篇经典长篇叙事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与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以下是原文节选及现代汉语翻译:
原文(节选):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
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
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
鸡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
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府吏得闻之,堂上启阿母:“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
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
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
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
翻译(节选):
孔雀朝着东南方向飞去,每五里便盘旋一次。
十三岁时就能织出精美的白绢,十四岁学会了裁剪衣服。
十五岁弹奏箜篌,十六岁诵读诗书。
十七岁嫁给了你做妻子,心里常常感到悲伤。
你既然做了府中的小官,对我的感情始终如一。
我独自留在空荡荡的家中,见面的机会越来越少。
每天鸡叫就开始织布,夜里也不能休息。
三天能织出五匹布,可婆婆还是嫌我慢。
不是因为我织得慢,而是因为你家的媳妇实在难当!
我已经无法胜任这份工作,留下来也没有意义了。
你可以告诉婆婆,趁早把我送回娘家吧。
丈夫听到了这些话,回到堂上向母亲禀告:“儿子的官职虽然不高,但幸好娶到了这么好的妻子。
我们结发为夫妻,死后也要做黄泉下的伴侣。
我们才一起生活两三年,还不算太久。
她品行端正,为什么对我如此冷淡呢?”
母亲对儿子说:“你怎么这么糊涂!
这个媳妇不懂规矩,行为随意妄为。
我早就对她不满,你难道还能让她继续留在家里吗?
东边有个好姑娘,名叫秦罗敷,美貌无双。
我愿意帮你去提亲。”
……
《孔雀东南飞》通过讲述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迫。这首诗语言优美,情节曲折动人,被誉为“乐府第一长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