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个汉语拼音正确读法
汉语拼音是学习普通话的重要工具,它由23个声母(辅音)和24个韵母(元音或元音组合)构成,加上一个表示轻声的符号,总共可以组成大约400多个音节。下面,我将为您简要介绍这26个基本的汉语拼音读法。
一、声母(23个)
1. b [b]: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打开,气流冲出。
2. p [pʰ]:与b相似,但气流更强。
3. m [m]:发音时双唇闭合,鼻腔发声。
4. f [f]:发音时下唇接触上门齿,气流从缝隙中通过。
5. d [t]: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离开。
6. t [tʰ]:与d相似,但气流更强。
7. n [n]:舌尖抵住上齿龈,鼻腔发声。
8. l [l]:舌尖抵住上齿龈,口腔发声。
9. g [k]:舌根抵住软腭,然后突然离开。
10. k [kʰ]:与g相似,但气流更强。
11. h [x]:舌根接近软腭,形成缝隙,气流通过缝隙发出声音。
12. j [tɕ]:舌面前部抵住硬腭前部,然后突然离开。
13. q [tɕʰ]:与j相似,但气流更强。
14. x [ɕ]:舌面前部接近硬腭前部,形成缝隙,气流通过缝隙发出声音。
15. zh [ʈʂ]:舌尖抵住上齿龈后部,然后突然离开。
16. ch [ʈʂʰ]:与zh相似,但气流更强。
17. sh [ʂ]:舌尖接近上齿龈后部,形成缝隙,气流通过缝隙发出声音。
18. r [ʐ]:舌尖接近上齿龈后部,形成缝隙,气流通过缝隙发出声音,并伴有轻微摩擦。
19. z [ts]:舌尖抵住上齿龈,然后突然离开。
20. c [tsʰ]:与z相似,但气流更强。
21. s [s]:舌尖接近上齿龈,形成缝隙,气流通过缝隙发出声音。
二、韵母(24个)
1. a [a]:开口音,口型自然张开。
2. o [o]:圆唇音,嘴唇微圆。
3. e [ɤ]:舌面音,舌面略抬。
4. i [i]:前高不圆唇元音,舌尖抵住下齿龈。
5. u [u]:后高圆唇元音,嘴唇呈圆形。
6. ü [y]:前高圆唇元音,嘴唇呈圆形。
7. ai [aɪ̯]:前a后i,口型由大到小。
8. ei [eɪ̯]:前e后i,口型由小到大。
9. ui [ueɪ̯]:前u后i,口型先圆后扁。
10. ao [ɑʊ̯]:前a后o,口型由大到小。
11. ou [oʊ̯]:前o后u,口型由小到大。
12. iu [iou̯]:前i后u,口型由尖到圆。
13. ie [iɛ]:前i后e,口型由尖到宽。
14. üe [yɛ]:前ü后e,口型由圆到宽。
15. er [ɚ]:卷舌音,舌头卷起。
16. an [an]:前a后n,口型由大到小。
17. en [ən]:前e后n,口型由小到大。
18. in [in]:前i后n,口型保持不变。
19. un [un]:前u后n,口型由圆到扁。
20. ün [yn]:前ü后n,口型由圆到扁。
21. ang [aŋ]:前a后ng,口型由大到小。
22. eng [əŋ]:前e后ng,口型由小到大。
23. ing [iŋ]:前i后ng,口型保持不变。
24. ong [uŋ]:前o后ng,口型由小到大。
以上就是26个基本的汉语拼音读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