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唐杜牧的诗(清明唐杜牧)
今天小编岚岚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清明唐杜牧的诗,清明唐杜牧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清明 (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3、【注释】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历代有踏青扫墓垢风俗。
4、2.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5、3.借问:请问。
6、 【古诗今译 】 清明时候偏赶上细雨蒙蒙, 路上的行人心情更加愁闷。
7、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 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小村。
8、 【名句赏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柳绿花红、春光明媚。
9、但这日却细雨纷纷,这“纷纷”在此自然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10、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而今行人孤身赶路,触景伤怀,心头的滋味是复杂的。
11、 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行,那心镜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
12、天气如此,心情如此,找家酒店避雨休息,借酒浇愁,当然是很自然的事。
13、诗人捕捉到这一情景,而且描写得格外生动。
14、 “借问酒家何处有”,是问谁?从下一句得知是问牧童,“牧童遥指杏花村”,告诉人们什么?从上句得知是指酒家。
15、这种两句互相补充,互相发明的写法叫作“互文见意”。
16、它节省了字句,增加了诗歌的跳跃性。
17、一问一答,情景十分生动。
18、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
19、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20、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
21、 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
22、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23、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24、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5、 意思:清明这天毛毛雨,纷纷扬扬; 孤身赶路扫墓人,心境凄凉。
26、 “请问哪里有酒店,借酒消愁?” 牧童笑笑指远方:“杏花村有!”赏析 清明节的时候,诗人不能够回家扫墓,却孤零零一个人在异乡路上奔波,心里已经不是滋味;况且,天也不作美,阴沉着脸,将牛毛细雨纷纷洒落下来,眼前迷蒙蒙的,春衫湿漉漉的。
27、诗人啊,简直要断魂了!找个洒店避避雨,暖暖身,消消心头的愁苦吧,可酒店在哪儿呢? 诗人想着,便向路旁的牧童打听。
28、骑在牛背上的小牧童用手向远处一指――哦,在那天满杏花的村庄,一面酒店的幌子高高挑起,正在招揽行人呢! 这首小诗,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活灵尖现的雨中问路图。
29、小牧童的热情指引,自然会叫诗人道谢连声;杏花村里那酒店的幌子,更在诗人心头唤起许多暖意!唐杜牧《清明》的诗意: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人个个失魂落魄。
30、借问路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远远的指向杏花山村。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