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此事需躬行什么意思(觉知)
今天小编苏苏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觉知此事需躬行什么意思,觉知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作者:克里希那穆提 节选自《最初的和最终的自由·论觉知》 如果没有要改善、改变、称为不是现在的你的欲望,你就不会检查自己。
2、这是内省再明显不过的理由。
3、我生气,所以我内省检查自己,为的是摆脱愤怒或缓和或改变愤怒。
4、凡是有内省的地方,也就是有改善或改变自我的回应、反应的欲望的地方,总是有一个期望中的目标;如果目的没有达到,那么就会忧郁、沮丧。
5、 因此,内省总是伴随着沮丧。
6、 我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当你内省的时候,当你为改变自己而查看内心的时候,总是有一阵沮丧。
7、总是有着忧郁情绪的起伏颠簸你不得不与之搏斗;你不得不再次检查自己,以克服那种情绪等等。
8、 内省是一个没有释放的过程,因为它是一个将真实存在转变成某种它不是的东西的过程。
9、 显然,当我们内省的时候,当我们沉浸于这个特定行为中的时候,确切发生的情况就是如此。
10、在这个行动中总是一个累积的过程,“我”总是在检查某事物,为的是要改变它,因此总是存在着二元冲突,也因此有了受挫的过程。
11、永远不会有释放;并且,认识到那种挫折后,忧郁便随之而来。
12、 觉知是完全不同的。
13、 觉知是不带谴责的观察。
14、觉知带来了解,因为此时不存在谴责或识别,只有静静的观察。
15、 如果我想了解某事物,我就必须观察,我不应该批评,我不应该谴责,我不应该将它作为快乐来追求,或将它作为不快乐来躲避。
16、必须仅仅是对事实静静的观察。
17、没有期望中的目标,有的只是当每件事发生的时候,对它们的举止。
18、当有谴责、识别或开脱的时候,这种观察以及对它的了解就停止了。
19、 内省是自我完善,所以内省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20、觉知不是自我完善。
21、相反,它是自我的、“我”的终结,带着它特有的个性、记忆、要求和追求,统统结束。
22、 在内省里,有着识别和谴责。
23、在觉知里,不存在谴责和识别;所以也不存在自我完善。
24、它们两者之间有巨大的差别。
25、 如果一个人想改善自己,他是永远不会觉知的,因为改善的含义就是谴责和取得某一结果。
26、而在觉知里,有着没有谴责、没有否定、没有接受的观察。
27、觉知着,和事物接触着,和自然接触着,觉知由外在事物开始。
28、首先,有着对自己周遭事物的觉知,对事物、对自然以及对人的敏感,所有这一切意味着联系;然后有对观念的觉知。
29、这种觉知,对事物、对自然、对人、对观念的敏感,不是由分裂的过程组成的,而是一个统一的过程。
30、它是对内心生成的每一件事、每一个思想、每一种感觉、每一个行动的持续不断的观察。
31、因为觉知不是谴责的,所以不存在积累。
32、只有当你有标准的时候,你才会谴责,也就是说,这时存在着积累,因此存在自我的完善。
33、 觉知是对自我、“我”在和人、观念以及事物的关系中的领悟。
34、这个觉知是一刻接一刻的,所以是不可能被练习的。
35、 如果你练习某件事,它就成了习惯,而觉知不是习惯。
36、习惯性的头脑是不敏感的,在某一特定行为的成规里发挥功能的头脑是迟钝的、不灵活的,而觉知则要求有恒常的灵活性、警觉性。
37、这一点不难做到。
38、这就是当你对某事感兴趣时,当你感兴趣地看着你的孩子、你的妻子、你的庄稼、树、鸟儿的时候所做的事。
39、你不带谴责、不带识别地观察;所以在这个观察里有完整的交流;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处在完全的交流中。
40、这种情况在你对某事物深深地、完全感兴趣的时候才会发生。
41、因此, 在觉知和内省的自我扩张式改善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别。
42、内省导致挫折,导致更多、更大的冲突;而觉知是一个从自我的行动中释放出来的过程 ;它是要觉知到你每天的活动、觉知到你的思想、你的行为,以及觉知到他人、观察他。
43、只有当你深爱某人,当你对某事深感兴趣的时候,你才能做到这一点;当我想了解自己、我的整个存在、关于我自己的全部内容,不只是一两个层面的时候,此时,显然必须没有责难。
44、然后,我必须对每一种思想、每一个感觉、所有的情绪、所有的压抑敞开自己;并且,因为有越来越广阔的觉知,就有了从所有隐藏的思想活动、动机,追求解脱越来越大的自由。
45、 觉知是自由,它带来自由,它产生自由,而内省产生冲突,是自我封闭的过程;所以总是有挫折和恐惧。
46、 提问者也想知道谁能觉知。
47、当你有某种深切体验的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当有这样的体验时,你会意识到你正在经历吗?当你生气时,在你气愤或嫉妒或快乐的一刹那,你会意识到你在快乐或你在生气吗?只有当体验过去后,才会有体验者和被体验的东西。
48、然后体验者观察被体验的东西、体验的对象。
49、在体验的时候,不存在观察者与被观察的对象:只存在体验。
50、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在体验。
51、我们总是在体验的状态之外,所以我们总是问类似“谁在观察?谁在觉知?”的问题。
52、无疑,这样的问题是错误的问题,不是吗? 在有体验的时候,不存在觉知的人和被他觉知的对象。
53、不存在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有的只是一种体验的状态。
54、 我们大部分人发现生活在体验的状态里是极其困难的,因为这要求具有异乎寻常的灵活性、机敏、高度的敏感;这一切在下列情况中都不会存在:如果我们追求结果,如果我们想成功,如果我们有期望中的目标,如果我们在算计--所有这些做法会带来挫折。
55、一个不要求任何东西的人,一个没在追求某个目标的人,一个不管结果的含义是什么、也没有在苦苦寻求它的人,这样的人是处在不断体验的状态里的。
56、 对于这一点,你们自己可以很简单、很容易地试验一下。
57、下一次,当你生气、嫉妒、贪婪、暴怒或无论什么的时候,注视一下你自己。
58、在那种状态里,“你”是不存在的。
59、只有那个存在的状态。
60、过一会儿,一秒钟后,你给它个称呼,你给它起个名字,你称它为嫉妒、愤怒、贪婪;所以你立刻制造出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体验者和被体验的对象,然后体验者试图改善这个体验,改变它,记住有关它的事,等等;因此,他保持了他自己和被体验的对象之间的分离。
61、如果不给那种感觉起名字--也就是说,你没在追求一个结果,你没在谴责,你只是静静地觉知到这种感觉--那么你会发现在这个感觉、体验的状态里,没有观察者,也没有被观察的对象,因为观察者和被观察的对象是一个共同的现象,所以,存在的只是体验。
62、 所以说,内省和觉知是完全不同的。
63、内省导致挫折,导致更多冲突,因为蕴含其中的是想改变的欲望,而改变只是一种改善过的延续。
64、觉知是一种没有谴责、没有开脱或识别的状态,因此就有了领悟;在这种被动而警觉的觉知状态里,既不存在体验者,也不存在被体验的对象。
65、 内省是一种自我完善,自我扩张的形式,它永远不会把我们领到真实那里,因为它始终是自我封闭的过程;而觉知是一种可以产生真实的状态--那真实存在的真实,我们日常生活的简单真实。
66、只有当我们了解了日常生存的真实时,我们才可能走得更远。
67、你必须从近的地方开始,才能走得远。
68、但是我们大部分想跳跃,在不了解近的东西的情况下,就从远的地方开始。
69、当我们了解近的时候,我们将发现近的和远的之间的距离是不存在的。
70、没有距离存在--开始和结束是同一的。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